語言: English |简体中文 |繁體中文

東莞"賣身節" 警察遭"灌水"(圖) | 溫哥華財稅中心


[東莞掃黃] 東莞"賣身節" 警察遭"灌水"(圖)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3月10日是農歷二月初二,也是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的傳統節日“賣身節”。2016年的“賣身節”雖然遇上雨天、低溫天氣,但參與射水的游客及激情卻沒有減退。

  

  


  賣身節又稱遇仙節,翻身節,是東坑鎮的漢族民俗和民間宗教節日。起源於明末清初。賣身節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,當地民眾說,傳說神仙降臨要視察百姓、考察民情並順道救苦救難,大行善事,所以人們往往在農歷二月初二聚集在廣場上,展現自己,讓神仙更真切地觀察到世間真善美從而“問診下藥”,久而久之成了一個節日,被命名為“賣身節”,又被人們稱為“遇仙節”,後又名為“翻身節”,再後來人們競相在街上潑水射水作樂,又和“潑水節”合二為一。


  

  從此在廣東東莞延續了幾百年的“賣身節”成了當地獨特的文化遺產,並成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,受到民眾的喜愛。


  

  在民眾口中亦有一說,當地有一姓盧的大戶,趕著清明節之前開耕種田,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,在塘唇村前,貼出雇請農耕長工啟事。自此之後,形成習慣,沒有田地的青壯年都在“二月初二”這天,坐在塘唇村前的圍籬上,頭戴斗笠、身披粗布巾,以示“賣身”,出賣勞力,等待財主雇請。有田地的財主,就在這天,到塘唇村前,挑選“賣身”的青壯年、放牛仔,一雇就是一年,這就叫“賣身”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

   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,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